兩會特稿 | 地方債風險防控:遏制增量和化解存量并重

2023-03-10 13:50:39 來源?: 國泰君安
本網站所發布的財經縱覽資訊均已獲得第三方資訊平臺授權轉載,并通過技術手段完成采編,本網站不對其內容真實性作任何保證,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優化債務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多位專家表示,這意味著地方變相舉債的行為將繼續被嚴控,隱性債務的增量將被嚴格遏制。未來各地可能進行的債務置換值得密切關注,財政和金融機構或將合力推進部分地方債務置換。

近年來,為了對沖經濟下行,擴大有效投資,地方政府顯性債務保持較快增長。財政部數據顯示,地方政府債務余額從2019年底的21.1萬億元增至2022年底的35.1萬億元,三年間新增約14萬億元。這些資金投向民生等重大項目中,對于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發揮了重要作用,助推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根據安排,今年赤字率擬按3%安排,較去年略高。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財政廳廳長趙慶業表示,2023年,通過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適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等,促進經濟穩定恢復。

“財政強調可持續背景下,目前中央政府杠桿率并未大幅上行?!痹诠獯笞C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看來,受債務率警戒線以及債務付息壓力的掣肘,今年地方政府加杠桿空間較為有限。

從財政預算報告可窺一二。今年財政赤字規模有所擴大,不過從構成看,新增加的5100億元赤字均為中央赤字。地方財政赤字7200億元,與上年持平,規模并未增加。

可以預見,未來的政策思路是,一方面適度增加顯性債務規模穩經濟,另一方面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長,并逐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

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并不是首次提出。自2017年中央強化隱性債務監管以來,不少地方已經出臺化債方案。財政部去年曾公開表示,當前隱性債務增長勢頭得到遏制,隱性債務減少三分之一以上,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緩釋可控。

針對今年提出的“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認為,在增量部分,2022年城投債凈融資同比少增1.23萬億元,預計2023年可能進一步下降。在存量部分,各地已經強調要“積極化解政府債務”,具體包括強化政府債務風險監測預警、加大高風險企業資產處置、分類推進城投平臺轉型、穩妥推進縣級化債試點等。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財政廳廳長孟祥會表示,將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抓實地方政府債務防控,加大財力下沉力度,兜實兜牢“三?!钡拙€,確保全省各級財政平穩運行。

對于“優化債務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的舉措,廣發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劉郁認為,這可能需要財政和金融機構合力推進部分地方債務置換。金融機構進行債務置換,對于債務壓力相對較大的地區往往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難以有效降低利息負擔,這部分債務壓力相對較大的地區,可能仍需要財政給予少量地方債額度進行置換。

“在目前國內相對較低利率的環境下,政府將繼續積極發債,一方面支持財政支出穩增長,另一方面對存量高息債務進行置換,降低剛性利息支出,優化存量債務結構?!敝袊紫洕鷮W家論壇理事、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云表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