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釋放的鷹派信號,攪動了全球資本市場。
由于美聯儲加息風險卷土重來,全球風險資產普遍承壓。3月8日,更多國際資金參與的港股,受到影響明顯更大,恒生指數跌幅逾2%,恒生科技指數跌3.23%。而A股受益于宏觀政策的獨立性,整體仍是窄幅波動。
多位知名百億私募機構表示,美國通脹回落緩慢,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居高不下,但是由于歐洲和中國經濟已經處于復蘇通道,美元指數大概率將進一步回落。由此,對于A 股來說,美聯儲加息風險最大時點已過,未來中國經濟復蘇將是獨立行情啟動關鍵。今年大概率會是由國內經濟基本面復蘇帶來的螺旋式上升的市場行情。
3月8日凌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強勁的美國經濟數據將令美聯儲加息更快、幅度更高、持續時間更長,會將加息“堅持到底”。同時,他表示不會考慮改變2%的通脹目標。
鮑威爾發表上述言論后,引發全球資本市場震動。美元指數重上105.00,創下3個月以來新高;美股三大美股指收盤出現普跌,跌幅都超過1%。
到3月8日亞洲交易時段,韓國綜合指數下跌1.28%;恒生指數跌幅2.35%,恒生科技指數跌3.23%,失守4000點;A股全天僅成交7190億元,環比縮量超2000億元并創下春節后新低。
百億私募重陽投資表示,“如果想使美國經濟和通脹重回下行通道,美聯儲至少需要將金融條件收緊至去年9-10月的高位水平?!钡?,由于歐洲和中國經濟已經處于復蘇通道,所以廣義的美元匯率指數大概率難以回到去年9月的高位。
百億私募玄元投資指出,2月市場已經出現了對于美聯儲加息超預期的隱憂。該私募認為,現階段美聯儲加息超預期的表現形式,也是尖峰型的預期調整,而非調高長期預期上限。因此,對全年A股市場影響仍然有限,反而可能階段性提供更好的投資窗口期。
“對于美國加息,我們還是認為今年的主基調是美國經濟下行、通脹逐漸回落、美元指數繼續回落??傮w上通脹壓力較去年有所緩解?!鞍賰|私募聚鳴投資董事長劉曉龍在3月月度報告中表示,當前位置,該私募認為風險基本釋放完畢,港股經過回調,估值又變得比較有吸引力了。
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公開表態之際,國內大盤價值股已經連續四周表現相對占優,而小盤成長股則相對較弱。聯海資產宏觀投資總監盧巖松認為,從資產定價角度來看,更高的美聯儲加息預期,對國內股市也自然會有負面影響;相較于價值板塊,成長板塊的股票受到加息影響的幅度更大。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鷹派預期+強美元環境”下市場估值下殺,資金涌入低估值、高股息品種避險,尋找現金流,石油煤炭等周期穩定類風格最為受益。而“鴿派預期+弱美元環境”對市場最為有利,此時投資者傾向于拉長久期,尋找彈性,更常見的情形是從科技成長股中尋求彈性。
2019年以來,A股投資越來越多的關注海外因素特別是美聯儲動作,尤其是在聚焦成長方向的寬基指數中,彈性空間較大的創成長指數和美聯儲貨幣動作之間有較強相關度。
在美聯儲“超寬松”貨幣政策下的2019年和2020年,極致成長風格的創成長指數大幅上漲,跟蹤創成長指數的創業板成長ETF(159967)連續上漲20.51%和98.67%,碾壓一眾寬基指數基金,隨后2021年又上漲20%。到2021年12月,隨著美聯儲當時聲明退出超寬松貨幣政策,創成長指數開始掉頭向下,在“鷹派預期+強美元”環境下跌幅約30%。目前創成長指數的市盈率約40倍,已較高點時的81倍跌去一半,可見該指數彈性十足。
陳果認為,未來數月的市場環境可能是美國國債收益率震蕩上行,但美元指數上漲壓力不大。對于A 股來說,美聯儲加息風險最大時點已過。從歷史上看,A股有多次在美債收益率上行背景下走出獨立行情,甚至在此期間成長風格表現較好。其關鍵在于中國經濟基本面表現明顯優于美國,這有助于打破中美聯動關系,屏除來自美聯儲的利率壓力。
百億私募機構涌津投資認為,當前的市場依舊是值得投資人重視的“播種期”。如果說去年10月以來是市場從悲觀現實走向樂觀預期的估值修復行情,那么今年大概率會是由經濟基本面復蘇帶來的螺旋式上升的市場行情。目前整個市場仍舊有較高的安全邊際,大部分行業的估值仍舊在中位線以下,更重要的是,在去年的低基數上,企業的盈利有足夠的邊際向上的動力,來對估值進行支撐。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