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共進”推動經濟協同發展

2023-03-09 11:09:51 來源?: 國泰君安
本網站所發布的財經縱覽資訊均已獲得第三方資訊平臺授權轉載,并通過技術手段完成采編,本網站不對其內容真實性作任何保證,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國有龍頭企業應心懷國之大者,充分發揮引擎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比珖f委員、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智民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的大會發言中表示,國有龍頭企業應主動與產業鏈上下游的科研機構、高校、民營企業積極溝通,構建產業鏈發展聯盟,牽頭建立協調會商和利益共享機制。各類國有企業可以更加主動作為,發揮市場優勢和資金優勢,通過戰略合作、參(控)股等方式,與產業鏈中小企業建立伙伴關系。

據了解,加強“國民共進”協同發展是2023年國有企業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年2月,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表示,要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現代新國企,促進國企民企協同發展。

帶動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國務院國資委明確五項任務

今年1月,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將繼續督促指導中央企業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立足增強國民經濟發展韌性和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帶動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具體部署的五項工作包括:扎實做好清欠、深入推動資信共享、持續加大創新支持、不斷強化產業引領及加強資本合作。

按照國務院國資委部署,中央企業要積極發揮產業鏈核心企業作用,支持配合上下游企業開展供應鏈融資。積極發揮供應鏈服務平臺作用,基于真實業務數據為上下游企業信用賦能,實現自身優質資信共享,暢通上下游資金循環。同時,要依托現代產業鏈鏈長行動計劃,實施帶動產業鏈中小企業發展、打造產業鏈互利共贏生態等工程,開展中央企業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加強與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的中小企業合資合作。

國務院國資委還明確,中央企業要積極采購中小企業優質產品和服務,不得設置不合理條件限制排斥中小企業。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總監周麗莎表示,“兩個毫不動搖”是一個整體,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并不是相互對立的兩個主體。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國進民退”或者“民進國退”。在“兩個毫不動搖”的正確指引下,中國經濟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取得了重大發展成就,真正實現了“國民共進”。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中堅力量和重要力量,分別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引擎”。國有企業重點布局于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產業,這些產業關系到國計民生、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民營企業主要分布在一般性競爭領域,許多民營企業成為眾多競爭性行業的世界龍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極大地提升了國際競爭力。

要競爭更要合作

專家學者為“國民共進”建言獻策

多位專家及企業界人士認為,國有企業在自身做強做優做大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大與民營經濟的合作,構建國民協同發展產業鏈的新模式。

李錦認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需要構建國民共進產業鏈合作新模式,不斷為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在他看來,首要任務是加強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創新合作,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和新業態。同時,要分類有序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國企和民企協同固、補、強、優產業鏈。此外,國有企業應進一步發揮“鏈長”作用,促進國有企業聚焦主責主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支撐和帶動能力。

周麗莎認為,國有企業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應大力推進產業化整合,立足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突破現有領域,與民營企業等各類所有制企業,用市場化的方式進行股權合作,共同推動現代化產業發展。在市場準入方面,確保市場競爭公平有序,構建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了有關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建議。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建議,引導更多具有行業代表性的民營企業參與地方產業規劃和項目招引,保護和增強民營企業家參與發展經濟的主體地位。全國人大代表、特變電工董事長張新提出,建議有關部門從政策層面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新能源項目開發及建設,消除各種隱性壁壘,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優勢。

據了解,近年來國務院國資委通過多種方式助力中小民營企業發展。2022年,中央企業累計為中小企業減免房租191.2億元,惠及租戶超過22萬戶,其中華潤集團、中國融通集團、中糧集團、招商局集團減租均超10億元。此外,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等部門已連續多年舉辦混合所有制改革暨國企民企協同發展項目推介會,其中2022年共推介項目263宗,募集資金額預計超過1200億元。


相關閱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