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欣然)3月以來,隨著流動性的改善,市場“加杠桿”熱情邊際抬升。
數據顯示,3月1日、3月2日、3月3日、3月6日、3月7日央行分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70億元、730億元、180億元、70億元、30億元逆回購操作,分別實現凈回籠1930億元、2270億元、4520億元、3290億元、4780億元。
縮量逆回購并沒有影響跨月之后資金面寬松的態勢。截至3月8日15時,DR007加權平均利率報1.93%,DR001加權平均利率報1.62%。
不過經歷過2月資金面的緊張,多位業內人士對目前資金面寬松的態勢仍保持謹慎態度。
一位債券交易員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的主要政策還是以寬信用為主,貨幣政策仍為中性平穩,今后資金利率會圍繞政策利率上下波動。
與此同時,部分機構又重新開始“滾隔夜”。截至3月7日,銀行間質押式回購成交量為7.12萬億元,較2月28日的3.68萬億元有大幅上升,這也是2月以來首次突破7萬億元。
多數市場人士對資金面寬松行情能否持續存在擔憂,為何機構又重燃“加杠桿”熱情?
一位公募基金債券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2022年“理財贖回潮”后,信用債的兩大配置方——理財和公募基金,普遍轉向配置短券,目前機構尋找合意資產的難度加大,在短端信用利差持續收縮格局下,為了增厚收益,市場仍會選擇在流動性不悲觀的環境下增加杠桿。
國海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靳毅對記者表示,在這種行情下,需要注意經濟超預期改善,一旦流動性收縮,那么當前的杠桿交易就很有可能反轉,在杠桿資金離場格局下,目前利差較“薄”的短端品種可能會面臨調整。
“近期經濟復蘇較快,導致銀行超儲消耗較多,這種背景下央行仍會更多用逆回購投放資金。后續即使降準也較為中性,預計資金面仍持續波動。疊加目前套息空間較低,套息策略的可行性也較低?!逼桨沧C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劉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