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前行的力量,總在變革中迸發。伴隨著1990年中國資本市場的揚帆起航,有著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文化滋養的國泰證券、君安證券應運而生。1999年,國泰證券和君安證券兩強融合,新設合并組建成為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泰君安黨委同步成立。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二十余年來,國泰君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牢政治方向,始終保持創業熱情,慎終如始、不忘初心,努力將黨建工作融入時代脈搏,融入國家戰略,融入經營管理工作,融入服務實體經濟,推動黨建成果轉化為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核心動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公司黨委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持續學習領會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緊扣“高、融、新、嚴、實”五大關鍵詞,探索實踐具有國企特征、行業特點、公司特色的黨建之路,持續加強黨對公司的全面領導,強化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領導地位,以高質量黨建不斷引領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努力當好資本市場“看門人”、直接融資“服務商”、社會財富“管理者”、資本市場“穩定器”和市場創新“領頭羊”。截至目前,公司黨委下轄19個基層黨委、13個黨總支、258個黨支部、4112名黨員。
1999年,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第一部全面規范證券發行、交易行為的基本法《證券法》,市場法治化水平大幅提升,開啟了中國證券公司規?;?、集約化發展的新階段。正是在這一年,新設合并的國泰君安轟鳴啟航,步入了“第一次創業”的征程。
原國泰、君安兩家公司在國內證券行業中都有相當業績和實力,合并之后,其資產、規模、市場份額等指標都排在了國內同行的前列。合并之后能不能真正發揮強強聯合的優勢,創造出1加1大于2的效益,令社會各界矚目。
事實上,兩家公司在經營策略、文化理念上都存在許多不同,在黨的建設方面也存在薄弱環節。面對歷史的發問,新成立的國泰君安黨委給出了自己的破題之道:將黨的政治建設與公司治理融合,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創業精神推動新生的國泰君安融合治理與發展。
抓好政治建設這個“根本”。公司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通過完善決策機制和領導體制,充分發揮黨的引領作用。公司黨委全面參與公司重大事項決策,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在公司融合發展中擔當了“主心骨”的角色。
抓好思想建設這個“靈魂”。新公司一成立就把思想政治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定,召開多種不同形式的座談會,利用各種機會與各級干部員工談心。面對新公司成立之初出現的崗位冗余、風險隱患不斷暴露等困難,思想政治工作成為了保障公司穩定發展的生命線。
抓好組織建設這個“基礎”。根據過渡時期實際情況,公司黨委按照新時期黨建工作繼承和創新的原則,對系統各級基層黨組織實行垂直管理和屬地掛靠相結合的雙重管理體制。公司黨委積極推進各項基礎工作,影響力逐步彰顯,要求入黨的青年員工明顯增加。
在黨委堅強領導下,國泰君安用了三年多的時間,整合形成了集中管理、分級授權、條塊結合的經營管理體制。與此同時,公司搶抓機遇,主動實施改革轉型,奠定了合規發展的體制性基礎。通過前后四次戰略性財務重組提高了資產質量和流動性;通過堅決處置高風險業務,化解了巨額兌付風險;通過妥善處理一系列重大風險案件,避免和減少了經濟損失。在穩基礎的同時,公司黨委要求積極投身股權分置改革,推動資本市場不斷完善市場化機制;率先在行業內實現“三集中”,增強了全系統安全運營能力;最早創設第三方存管模式,充分保障客戶利益和資金安全;憑借集約化構建的強大經營管理能力,平穩度過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2010年,經受了全球經濟金融調整考驗的中國資本市場創新發展活力四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羽翼漸豐。面對新的市場環境,經歷了上一輪金融機構洗牌的國泰君安,胸懷強烈的憂患意識,吹響了“二次創業”號角,公司黨委號召全體國泰君安人以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拼搏精神,加快市場化改革,全力推進整體上市,努力融入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大潮。
如何激發全體干部員工“二次創業”的奮斗熱情?進入改革深水期,如何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國泰君安黨委給出的答案是,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推動黨的各項建設與公司經營管理進一步深度融合,為改革創新、行穩致遠提供堅強保證。
當好改革攻堅“領頭雁”。為加快市場化改革,公司黨委不斷完善與行業競爭形勢和公司發展需要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在“二次創業”的攻堅期,主持并全面推行市場化聘任制度,實行領軍負責制,并制定了“12345”的戰略框架,持續推動公司向著每個階段的戰略目標齊步邁進。
當好法人治理“定盤星”。公司率行業之先,將黨建工作要求寫入公司章程,堅持實行“公司黨委研究討論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的決策機制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確保公司改革健康推進、行穩致遠。
當好文化引領“航向標”。公司集合全體干部員工的智慧,提煉出了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成為中國證券行業首個將“金融報國”確立為核心經營理念的證券公司,有力增強了全體干部員工的思想凝聚和文化認同。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黨中央 領導全國人民成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舉世矚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黨中央啟動十四五規劃、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制定;上海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新《證券法》落地實施,注冊制改革漸次鋪開,步入“而立之年”的資本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
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國泰君安黨委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堅持“高”的站位、落實“融”的要求、創造“新”的方法、堅守“嚴”的基調、恪守“實”的品格,探索實踐具有國企特征、行業特點、公司特色的黨建之路,全面系統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并發出了再次創業的動員令,前瞻性地提出了“三個三年三步走”的中長期發展戰略構想,以新時代黨建新作為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一是全面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國泰君安黨委深刻認識到,治國必先治黨,強企必先強黨。公司黨委制定《公司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實施細則》,為基層黨組織建設劃出重點、提供指南,并推動12家分公司黨總支升格黨委;以巡視整改為契機提高黨建工作水平,以高質量整改促進高質量發展;建立健全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權和按制度整改的長效工作機制,新建制度10項,修訂完善制度22項,確保整改效果經得起歷史檢驗;督促黨組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成員落實“一崗雙責”,壓實基層黨組織責任,實現黨風廉政建設書簽約全覆蓋;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明確監督重點,壓實監督責任,細化監督措施,健全制度機制。創新宣傳工作理念、載體和工作模式,建設國泰君安展示中心、黨建活動室,加強新媒體宣傳平臺和內容運營管理,牢牢掌握意識形態主導權,打好宣傳思想工作主動仗。
二是切實把好公司發展大方向。國泰君安黨委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通過加強黨對公司的全面領導,將公司發展方向融入黨中央、上海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在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中實現公司使命和愿景。
歷史不會隨風而去,未來也不會憑空而來。二十余載彈指一揮間,回首過往,國泰君安在資本市場跌宕起伏中發展壯大,永不褪色的初心使命、毫不動搖的黨建引領、永無停歇的改革創新、永不滿足的爭先進位,是國泰君安人最寶貴的資本,國泰君安將向著“受人尊敬、全面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投資銀行”目標奮力奔跑,努力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