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泰君安 2022-01-04 14:44:53| 打印|
婦女節未至,廣大女性的錢包就已經被商家盯上了。雖然沒法跟“雙十一”、“雙十二”這些大型網購狂歡節相比,但是各大品牌和電商平臺不約而同地把這個節日作為春節后重啟消費市場的良機,掀起新一輪消費高 潮。這個原本“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和取得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遭遇中國互聯網購物,被抹上了濃濃的商業氣息。不可否認的是,“她經濟”的崛起早已是不爭的事實。2007年,“她經濟”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用來指代圍繞女性消費、理財需求形成的經濟現象。此后10年,伴隨中國經濟轉型、消費升級,“她經濟”已經成為消費、醫療、教育、理財等各行業繞不開的焦點。
據估測,女性經濟市場容量至少在5萬億元以上,有望成為未來消費行業持續增長的“風口”?!八洕辈粌H僅是圍繞女性消費而興起的經濟增長點,“她經濟”的出現本身就是女性經濟地位走向獨立自主的表現。當我們談論新時代的“她經濟”時,我們意在關注職業女性的崛起、女性消費的特點和女性投資的諸多面向。
職業女性:獨立自主,拒絕標簽化
根據2017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女性對事業的追求不亞于男性。80.2%的女性在事業瓶頸時謀求改變,僅比男性低一個百分點。知乎上,關于“職場女性”的話題下,有2000多個問題,其中精華內容將近300個,關注最多的話題,是職場女性如何 平衡事業與家庭。這一方面說明了女性在職場上勇于進取,伸張權利;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在目前的商業環境中,職場對女性還存有偏見、歧視甚至壓制。隨著婦女平權運動的持續及現代服務業分工細化,新時代的職業女性,廣泛活躍在各行各業的舞臺上,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才華,推動行業發展,引領社會風尚。數據顯示,與1979年相比,職業女性的平均收入增長了31%,而男性收入增長了2%。有經濟學家預測,到2024年,美國和一些歐洲發達國家的女性收入將超過男性。
就在最近,福布斯中國公布了“2018中國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華為董事長孫亞芳奪得榜首,中信銀行董事長李慶萍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分列二、三位。如今,馳騁商海的杰出女性利用自身的影響力,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倡導新價值理念。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她的一言一行都備受外界關注?!白孕拧?、“果敢”、“干練”、“犀利”、“女強人”往往是外界給董明珠貼上的標簽,她因為直言敢說,贏得掌聲無數,也因為“四處開火”,而與他人“結怨”。無論怎樣,新時代的職業女性,已經不屑于被貼上各種標簽,而是用智慧和才干創造專業價值,憑借創造的價值獲得社會的認可。
女性消費:永恒的女性引領我們上升
“世界因為女性而美好,世界因為女性而成其為世界?!薄坝篮愕呐砸I我們上升!”電商教父馬云毫不吝嗇對女性的溢美之詞。毫無疑問,女性已經成為當今中國互聯網購物的主力群體。隨著女性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的提高,現代女性擁有更多的收入和消費機會,她們崇尚“工作是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理念;同時女性的自我關愛程度也不斷提高,她們更舍得為自己“投資”。國泰君安商貿零售團隊曾總結了“她經濟”下消費行為的幾大特點:
一是個性化,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追求那些獨特的能夠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產品或服務;
二是休閑化,鐘點工進入很多城市家庭,使得很多女性從瑣碎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休閑消費成為女性消費者的一大特點;
三是自主化,女性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的提高,使得女性消費者自主消費意識進一步增強。
四是情感化,由于女性天生就比較感性,因此那些能與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鳴的商品或服務很容易引發她們沖動性的購買行為,比如商品的名稱、外觀、色彩、款式以及購物環境中不同的建筑風格等都可能產生情感共鳴。
五是沖動化,相對而言女性更容易產生沖動消費,對于品牌有較大的認知和敏感度。
新時代的“她經濟”涵蓋了女性在美容、服裝、飾品、休閑旅游等全方位的美麗時尚消費,2014年中國“她經濟”相關市場規模近2.5億,而預計至2019年,“她經濟”的整體市場規模有望達4.5萬億。
從消費品類上看,近些年,女性消費呈現出由商品向服務、由外到內的升級趨勢。從最普通的鞋服消費,到女包、珠寶等奢侈品消費,再到對內衣的要求和重視度越來越高;從簡單的化妝品、護膚品向整形、瘦身、美容、瑜伽等服務需求延伸。其中一部分女性擁有其他身份,并進而衍生其他需求,比如作為母親,她們不僅消費母嬰產品,也愿意為母嬰護理服務、早教等服務消費買單。從消費層次來看,輕奢消費比重逐漸提升。
(關注國泰君安商貿零售團隊微信公眾號,了解零售行業動態,發現行業投資機遇:)
女性理財:會花錢更會掙錢
新時代女性,除了買買買,更是理財高手,這一點尤其在80后90后的新職場女性中表現較為突出。根據零點有數聯合狐貍金服研究院發布的《新職場女性理財橙皮書》,在中國投資理財用戶中,男性占到了62.8%,女性占到了37.2%。其中新職場女性占到了43 .8%。在理財方面,新職場女性注重儲蓄、投資穩健、理財知識求知欲高,對新產品和新模式興趣點較高。
從投資規模和在互聯網理財上的投資比例來看,該類人群平均投資規模在20萬元左右,用于互聯網理財的投資在7.9萬元左右, 平均個人年收入在9萬元,這一收入水平與該人群的平均投資規模、互聯網理財投資比例情況相比 ,投資態度略顯激進,但這個現象也正反映出新職場女性更傾向于通過規模投資來獲得預期的投資收益。
從新職場女性的投資種類來看,互聯網定期和活期產品仍是主要考慮的理財,定期產品可有效控制消費保證積累并且實現資產穩定增長的理財目標,活期產品則保證了一定現金流的周轉和盡量降低管理時間成本。
此外,58 .8%的用戶選擇購買基金,33 %的用戶直接投資股票市場,外匯和海資產的參與度高于預期,這與該類人群學習新知識、接受新模式的能力較高有關,同時可見理財安全感閾值上升,并不過分懼怕風險。
(關注“國泰君安微理財”,了解更多理財資訊。)
(資料來源:國泰君安商貿零售團隊研究報告、新芽網、搜狐)